2021年11月时事热点新闻回顾
2021年11月,我国发生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时事热点新闻,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事件的回顾。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11月,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0亿剂次,在疫苗的保护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疫情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圆满闭幕
11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圆满闭幕,本次运动会共有105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达34个大项、415个小项,经过激烈角逐,我国代表团共获得金牌201枚、银牌132枚、铜牌79枚,金牌总数位居第一。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
11月7日至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三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我国法治建设,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退役军人权益。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
11月9日至11日,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本次峰会以“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约1500名嘉宾参会,峰会期间,与会嘉宾围绕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共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该法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实施针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外国制裁的个人、组织采取反制措施。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
11月23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此次任务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最后一步,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的国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七号卫星
11月1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七号卫星,该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地观测能力,为自然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该法旨在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高退役军人待遇。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

11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该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气象预报预警能力,为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11月,我国在疫情防控、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时事热点新闻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