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坚守山区工作
本文目录一览:
- 1、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 2、吴金成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吴金成
- 3、有关坚守的事例
- 4、感动中国十大乡村教师
- 5、谢晓丽的人物经历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1、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如下:自学成才,教学成绩突出 该教师自进入小学校工作以来,便坚守在教学一线。为弥补非师范学历的不足,坚持自学,不仅顺利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的考核,还通过成人高考获得本科学历。凭借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教学的热爱,该教师的教学成绩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赢得了领导、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赞誉。
2、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如下:勤勉敬业,热爱教育 该教师始终以优秀标准要求自己,勤勉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3、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如下:默默奉献,坚守岗位 热爱教育事业:该教师已在农村任教18年,始终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从未放弃。无怨无悔的付出:尽管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困难和压力,但该教师始终坚定信念,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4、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如下:忠诚教育,勤勉尽责:我十数年如一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取得了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广泛赞誉。教学有方,注重能力:我对工作充满热情,始终将教学放在首位。
吴金成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吴金成
在中国的偏远山区,凤凰县禾库镇茶寨村小学有一位被称为豆腐老师的80后教师,吴金成。他放弃了深圳月薪2700元的稳定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只为给山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他不仅坚守在教学岗位,还亲手磨豆腐以购买学具,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对教育的热爱使他赢得了群众和学生的尊敬。
荣誉认可:吴金成的事迹被央视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荣获了2012年中国“最美乡村教师”的荣誉,这是对他付出的最好认可。人生信念:吴金成坚信山村孩子的未来、山村的改变和山民的幸福都比金钱更重要。他的人生格言是“付出有回报,所有的忙碌和艰辛都是值得的,只要孩子们快乐,我就是快乐的”。
最美乡村教师 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著名的词作家、剧作家82岁高龄的阎肃说到,经历了生活那么多风雨的他很少受感动,“但今天真的被感动得流泪了。”而在采访中,同样作为“80后”的记者更是被吴金成震撼与感动着。
有关坚守的事例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仅领30元补助、年底分得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做起,坚守乡村教育17年。位于偏远地区的学校,在没有通路的情况下,他凭借一根扁担,为学生运送书籍和文具长达五年。身兼多职,他不仅是教师,还负责做饭,甚至偶尔担任裁缝和医生。
反面事例:(1)“范跑跑”不坚守为师者的职业道德,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危险“临阵脱逃”,这种行为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2)在商业领域,如果不坚守良知,就会害人害己。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不坚守商家的道德,不良产家见利忘义,制造假货坑害消费者。
有关坚守道德底线的事例如下:吴佩孚坚守政治气节:拒绝与日本合作:吴佩孚在北洋军阀时期虽权势显赫,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坚决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没有参与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也没有在日本人的胁迫下组织伪政权。
坚守道德底线的事例如下:吴佩孚拒绝与日本合作:背景:吴佩孚曾是北洋大军阀,但在1930年代后期,他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和诱惑,没有参与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具体行为:1935年,日本人试图让吴佩孚加入他们的阵营,但被吴明确拒绝。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徐庶:被曹操胁迫投降后不献一计。董宣:强项令,坚决不向有错的湖阳公主叩头认罪。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感动中国十大乡村教师
格桑德吉,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年轻教师,在毕业后选择回到西藏,只为让雅鲁藏布江边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她的选择,既是对教育的热爱,也是对边疆地区教育事业的坚守。 张丽莉,出身于教育世家的她,毕业后即成为了一名初三班主任,投身于教育事业。在佳木斯寒冷的冬日,她以无私的爱护佑着学生的安全,她的英勇行为感动了整个中国。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80年,年仅19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前往离家200多公里、交通不便的高海拔山村任教,成为深山女教师。36年来,她坚守偏远山村讲台,培养了两代山区学生。 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退休前分别担任外交官和高级教师,退休后选择前往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感动中国十大乡村教师如下: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
张玉滚,黄大年,支月英,朱敏才、孙丽娜,格桑德吉,张丽莉,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中国乡村的教育舞台上,涌现了一批批感人至深的教师。张玉滚,这位80后的青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每月仅领30元补助的民办教师。他在偏远山区的学校,面对艰难的条件,凭借一肩挑起,五年间坚持为学生运送书籍和文具。
谢晓丽的人物经历
1、年初,时任省教委主任的曹福成同志专程前去看望谢晓丽,对这位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优秀志愿者予以充分肯定。
2、四(3)班刘焕、梁任;五(1)班陆可爱、龚文苑 五(2)班廖奇、刘仕;五(3)班冷星明、谢晓丽 六(1)班吴镇宝、钟伟先;六(2)班雷鹏飞、李芳 拍摄:李伟杰 卫生员:刘梅芳、谢晓丽 注意事项: 出发前,各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乘车时,负责老师要强调队员不准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车窗外。
3、四(3)班刘焕梁任五(1)班 陆可爱 龚文苑 五(2)班廖奇 刘仕和 五(3)班 冷星明 谢晓丽 六(1)班 吴镇宝 钟伟先 六(2)班 雷鹏飞 李芳 3拍 摄:李伟杰 4卫生员:、刘梅芳、谢晓丽 注意事项: 出发前,各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关于大学毕业后坚守山区和大学毕业后坚守山区工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大学毕业后坚守山区
相关文章
-
坚守山区,大学毕业后的选择与意义,坚守山区,大学毕业后的选择与深远意义详细阅读
坚守山区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它代表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这种选择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对于个人而言...
2024-07-01 37 大学毕业后坚守山区
最新评论